top of page
Empty Commercial Space_edited_edited_edited.jpg

|學會簡介|

        人因工程是一門既獨特且全球通用的技術,稱為「人與系統介面技術」(human-system interface technology , HSIT)。人因工程是科學,也是實務。它是科學,因它致力於發展人與系統組件間的交互作用,有關人類能力、限制及其他特徵的知識。這些科學知識,進一步被用於發展人與系統介面技術。人因工程也是實務,全世界的人因工程家 (ergonomists),應用人機介面技術於系統的設計與改善,以增進健康、安全、舒適、生產力及品質等績效。


        基於推廣台灣的人因工程,於1984年,由當時國科會副研究員陳琰,邀請國內人因工程學者-李再長、陳連福、許勝雄、黃雪玲等人,成立人因工程推動小組,研商推展事宜,經過許多次會議的討論,建議『人因工程』為正式名稱,並確立其發展方向。經過多年努力,人因工程在國內逐漸受到重視,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於1992年七月間,由國內各大教授及研究機構相關人員提議成立,以整合國內人因工程人力資源,共同合作提升國內人因工程學術研究及相關技術水準,並促進國際相關研究之交流。提議後,獲得學術界、教育界及產業界人士的支持,經七個月的籌備,於1993年二月十四日在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成立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Ergonomics Society of Taiwan , EST),並由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黃雪玲教授擔任創會理事長,集合國內外同好,共同有個切磋交誼的園地;從那一刻起,人因工程就是國科會工程處在工業工程方面的一個發展重點。


        為了加強國際交流,1995年,由清華大學王茂駿教授擔任理事長時,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申請加入國際人因工程學會聯合會(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 , IEA),成為正式會員國團體。近年來,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更是積極參與IEA各項國際人因工程研究、會議與活動、推廣與交流,深受國際同行讚許與支持,在亞洲及國際上影響力日增。由於熱心參與以及優異的表現,曾任EST理事長的王明揚教授,在2012年獲選為IEA理事長,服務國際人因工程界。


        至今本學會已屆而立之年,回顧過往30年的建樹和發展印記,由衷感謝前人所奠定的厚實基礎。2023年人因學會與花蓮縣政府攜手的30世代傳承年會最大亮點在於歷任理事長一起出席花蓮年會盛會。現任第十六屆學會理事長-高雄科技大學蘇國瑋特聘教授表示,能結合國內大專院校學者一起努力三十年是經歷很多人有共同的目標才能完成的,每位歷任理事長都是創造人因新時代的關鍵領導人物,不僅承先啟後、傳承經典,也領導後輩學者們展現每個階段的人因風采。第十五屆學會理事長-清華大學張堅琦教授指出中華民國人因學會的成果全世界有目共睹,尤其面對後疫情時代的變局,更要秉持「積極創新,追求卓越」的精神,讓人因工程學會具備創新知識及國際競爭力。展望未來,讓我們一起邁入下一個更為璀璨的人因世代,人因學會要繼續努力、團結合作,以成為台灣人引以為傲,為全世界學術而努力的學術團體。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