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結果

以空白搜尋找到 323 個結果

  • 2015-05-13Short courses prior to the IEA 2015 Triennial Congress

    < 返回最新訊息 2015年5月12日 星期二 Short courses prior to the IEA 2015 Triennial Congress 相關連結: La Trob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enter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 Safety Engineering La Trobe University Health & Design of Work How do we design work to prevent MSDs and improve health & wellbeing? http://www.ergonomics.org.au/calendar/event.asp?ContentID=hfesa_la-trobe-university-hfesa-short-course---health-design-of-work The above course is now open for registration, please follow the above link to the HFESA webpage for more information and to find the link to register via Cvent. This is a short course with four interactive on-line sessions and a 2-day workshop to be held at the La Trobe University, City Campus on 6 & 7 August (just prior to the IEA 2015 Triennial Congress) with one follow up on-line session two weeks after the workshop.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Stephanie Cassidy, National PD Officer: pdofficer@ergonomics.org.au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enter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 Safety Engineering: Using the 3 Dimensional Static Strength Prediction Program (2 Day course in Melbourne) http://www.ergonomics.org.au/calendar/event.asp?ContentID=hfesa_university-of-michigan-center-for-occupational-health-safety-engineering-using-the-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enter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 Safety Engineering will be running a two-day workshop the weekend prior to the IEA 2015 Triennial Congress on the 8 and 9 August. Registrations are now open for the course via Cvent. Please follow the link above to the webpage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and the link to Cvent to register. Please contact Stephanie Cassidy: pdofficer@ergonomics.org.au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NOTE: IEA Congress Delegates receive a discounted registration rate, but proof of full IEA 2015 registration is required to be provided. 上一章 下一章

  • 2019-06-27人因工程學刊懇請賜稿

    < 返回最新訊息 2019年6月27日 星期四 人因工程學刊懇請賜稿 相關連結: 徵稿海報 、 人因工程學刊網址 上一章 下一章

  • 學會簡介|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

    |學會簡介| 關於學會 / 學會簡介 / 人因工程是一門既獨特且全球通用的技術,稱為「人與系統介面技術」(human-system interface technology , HSIT)。人因工程是科學,也是實務。它是科學,因它致力於發展人與系統組件間的交互作用,有關人類能力、限制及其他特徵的知識。這些科學知識,進一步被用於發展人與系統介面技術。人因工程也是實務,全世界的人因工程家 (ergonomists),應用人機介面技術於系統的設計與改善,以增進健康、安全、舒適、生產力及品質等績效。 基於推廣台灣的人因工程,於1984年,由當時國科會副研究員陳琰,邀請國內人因工程學者-李再長、陳連福、許勝雄、黃雪玲等人,成立人因工程推動小組,研商推展事宜,經過許多次會議的討論,建議『人因工程』為正式名稱,並確立其發展方向。經過多年努力,人因工程在國內逐漸受到重視,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於1992年七月間,由國內各大教授及研究機構相關人員提議成立,以整合國內人因工程人力資源,共同合作提升國內人因工程學術研究及相關技術水準,並促進國際相關研究之交流。提議後,獲得學術界、教育界及產業界人士的支持,經七個月的籌備,於1993年二月十四日在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成立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Ergonomics Society of Taiwan , EST),並由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黃雪玲教授擔任創會理事長,集合國內外同好,共同有個切磋交誼的園地;從那一刻起,人因工程就是國科會工程處在工業工程方面的一個發展重點。 為了加強國際交流,1995年,由清華大學王茂駿教授擔任理事長時,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申請加入國際人因工程學會聯合會(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 , IEA),成為正式會員國團體。近年來,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更是積極參與IEA各項國際人因工程研究、會議與活動、推廣與交流,深受國際同行讚許與支持,在亞洲及國際上影響力日增。由於熱心參與以及優異的表現,曾任EST理事長的王明揚教授,在2012年獲選為IEA理事長,服務國際人因工程界。 至今本學會已屆而立之年,回顧過往30年的建樹和發展印記,由衷感謝前人所奠定的厚實基礎。2023年人因學會與花蓮縣政府攜手的30世代傳承年會最大亮點在於歷任理事長一起出席花蓮年會盛會。現任第十六屆學會理事長-高雄科技大學蘇國瑋特聘教授表示,能結合國內大專院校學者一起努力三十年是經歷很多人有共同的目標才能完成的,每位歷任理事長都是創造人因新時代的關鍵領導人物,不僅承先啟後、傳承經典,也領導後輩學者們展現每個階段的人因風采。第十五屆學會理事長-清華大學張堅琦教授指出中華民國人因學會的成果全世界有目共睹,尤其面對後疫情時代的變局,更要秉持「積極創新,追求卓越」的精神,讓人因工程學會具備創新知識及國際競爭力。展望未來,讓我們一起邁入下一個更為璀璨的人因世代,人因學會要繼續努力、團結合作,以成為台灣人引以為傲,為全世界學術而努力的學術團體。

  • 2024-09-16【活動報導】第十六屆理監事會第七次聯席會議於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順利舉行

    < 返回最新訊息 2024年9月16日 星期一 【活動報導】第十六屆理監事會第七次聯席會議於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順利舉行 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第十六屆理監事會第七次聯席會議於9月14日在高雄流行音樂中心TDRI-S會議室圓滿舉行。此次會議結合活動辦理,並邀請學會永久會員參與,旨在促進跨域交流、推動學會發展及深入場域體驗。蘇國瑋理事長強調,希望每次聯席會議不僅是例行討論,更能成為令人期待、且留下美好回憶的機會。 完整報導 https://www.peopo.org/news/698185 上一章 下一章

  • 2022-05-13醫療人因專家諮詢服務

    < 返回最新訊息 2022年5月13日 星期五 醫療人因專家諮詢服務 相關連結: 醫療人因諮詢專家名冊 醫療人因專家諮詢服務 歡迎有人因工程輔導需求之醫事團體聯絡洽詢 為促進醫界與人因界之相互理解與交流,並鼓勵醫療機構導入人因工程的基本理念與精神於產業應用,本學會與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醫策會)攜手合作,組成醫療人因工程專業諮詢服務團隊。即日起開始推動醫療人因專家諮詢服務,盼共同與時俱進,打造美好醫事環境。 本服務將優先提供予申請參與國家醫療品質獎人因工程主題之參賽團隊,或其他與醫事人員配置及分工、操作程序、設備及作業環境設計、勞動姿勢等相關人因議題之提案。本會將依提案內容審慎推派合適之專家人選 。 醫療人因專家諮詢服務請洽詢本會助理,聯絡資訊如下: 連絡電話:0955-242832 E-Mail: est.assistant@gmail.com 本學會將持續精進專家諮詢服務品質,並健全相關制度。陸續也將推出其他醫療人因相關課程與服務,敬請期待與關注。若有其他醫療人因服務需求與建議,歡迎與人因工程學會醫療人因工程小組召集人 王明揚教授聯絡( mywang@ie.nthu.edu.tw )。 上一章 下一章

  • 2024-11-04【活動訊息】EST2025 徵稿開跑

    < 返回最新訊息 2024年11月4日 星期一 【活動訊息】EST2025 徵稿開跑 🎉親愛的人因學者及相關領域專家們大家好! EST2025 徵稿開跑!⛹️🏋️ 誠摯邀請您參加第三十二屆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 💚共同攜手共創綠色未來:以人因為本,邁向永續💚 本次研討會以展示最新人因工程研究成果、深入探討各領域創新與發展的寶貴機會 歡迎踴躍投稿,共同推動人因工程的發展,為永續未來貢獻心力❣️ 🔍 徵稿主題涵蓋多元領域: 醫療健康與安全Healthcare and Safety 休閒與運動Leisure and Sports 軍事與安全Military and Security 軍事人因工程Military Human Factors 教育與訓練Education and Training 運輸與交通Transportation and Traffic 產品設計與創新Product Design and Innovation 科技與人因工程應用Technology and Ergonomics Applications 其他Other 📅 重要日期: 開放線上報名:2024年11月01日 徵稿截止日期:2025年01月21日 📝 徵稿方式: 欲參與者請至我們官方網站( https://www.2025est.com/ )填寫論文標題及摘要,建立共同作者,並選擇論文主題領域或主題場次。 此研討會為促進學術交流與專業成長的絕佳機會,期待您的寶貴投稿! 更多詳細資訊與最新消息,請參閱我們的官方網站。 🌎️讓我們共同探索人因工程與永續發展領域的無限可能性 上一章 下一章

  • 2018-02-09EST 2018 第二十五屆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 線上報名即將截止

    < 返回最新訊息 2018年2月9日 星期五 EST 2018 第二十五屆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 線上報名即將截止 第二十五屆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 ( EST 2018 )將於3月16日至18日回到學會的發源地─清華大學─盛大舉辦。 本屆大會承蒙各界先進的熱情支持及參與,將於 3/17(週六)、3/18(週日) 安排 三場特邀專題演講 、 兩場英語口頭發表 、 兩場座談討論 、 九場中文口頭發表 、 十五篇中/英語海報發表 ,另外還有 三場學生論文競賽 、 一場設計工作坊 (需事前報名),3/17晚間亦安排 大會晚宴 供國內、外的與會者交流。詳細議程資訊預計於二月下旬正式公告,敬請期待。活動內容豐富,相信會是各界學者及學生們發表其工作與研究的絕佳舞台,誠摯地歡迎您蒞臨指教,一同分享與推廣人因工程的相關學術研究與應用! 大會的 線上報名即將於2月16日(週五)的23:59截止 ,敬請撥冗利用 郵政劃撥 繳費,並請 填寫線上表單或透過E-Mail 完成報名手續。詳請請參考大會網站的說明: http://www.est.org.tw/est2018/online%20registration.html 如果您有投稿參與本屆大會之口頭或海報發表,務請於 2月16日(週五)23:59 前 根據審查意見繳交 一頁論文摘要的定稿 ,以利大會手冊與論文集的編輯事宜。 若有任何疑問,敬請不吝來信或來電指教。再次感謝您的支持與參與! 預祝 新春佳節愉快、闔家平安 EST2018 執行委員會 敬上 上一章 下一章

  • 2012-02-29鴻海科技集團 IE與經管總處 人因工程中心 徵才公告

    < 返回最新訊息 2012年2月28日 星期二 鴻海科技集團 IE與經管總處 人因工程中心 徵才公告 附件: 人因工程中心 徵才公告 鴻海科技集團 IE與經管總處 人因工程中心 徵才公告 鴻海科技集團由製造王國邁向創新之旅,”以人為本”成為集團發展的重點,為此「人因工程中心」成立人因工程實驗室, 並推動集團層次的「現場人因工程改善(Foxconn Eergonomic Program, FEP)」,FEP 結合現場實務、人因工程、工業工程、工業設計、醫學工程、認知心理、機構設計等各方專業進行研發改善。兼具現場實務與產品研發設計兩大方向,誠征有共同理想志士同創新局。所需條件如下: 管理人員 【工作內容】 主導專案進行與推動現場改善項目 【學歷要求】 研究所以上 【科系限制】 工業工程與人因工程相關科系 【工作經驗】 5 年以上現場改善經驗;有帶領團隊經驗尤佳; 學界教授(師)也歡迎 【能力需求】 具有IE工程與現場改善專案推動經驗 對現場人因工程改善(例如: 工作站改善、治具設計、人為失誤防治、工作內容設計等)有興趣者。 具有良好的溝通與協調與獨立拓展項目能力 現場人因工程師 【工作內容】 執行人因專案規劃與進行 【學歷要求】 研究所以上之碩博士研究員 【科系限制】 具人因工程、工業工程、醫學工程、物理與複建治療學相關科系 【工作經驗】 不限,但以具有現場改善經驗者為佳 【能力需求】 熟悉人因各項知識,包含人因工程、工業工程、現場改善、產品設計 具有工作生理、生物力學、心理物理、疲勞評估工具與技術之相關經驗 現場改善專案推動經驗 具有創造力,個性積極主動,並具有良好的溝通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請聯絡 李永輝 terrence.yh.lee@foxconn.com 上一章 下一章

  • 2016-02-23EST 2016 第23屆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之【 學 生 專 題 論 文 競 賽 】

    < 返回最新訊息 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EST 2016 第23屆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之【 學 生 專 題 論 文 競 賽 】 相關連結: 網址 附件: 定稿摘要樣版檔 、 學生專題論文競賽推薦書 、 定稿全文樣版檔 EST 2016 第23屆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之【學生專題論文競賽】 目的: 本學會為激勵學生積極參與人因工程專題研究,培養其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並提升論文寫作與英語口頭報告等表達之能力,特訂定本競賽辦法。 參賽條件: (1) 參賽者必須為本學會會員。欲加入會員者,請聯繫學會助理 est.assistant@gmail.com (2) 參賽者在參賽當年六月前,仍為國內外大專院校註冊有學籍之學生,並經論文指導老師推薦,用英語報告。 (3) 參賽論文必須在就學期間完成者。 (4) 參賽論文必須由參賽者撰寫,指導老師可同時列名,參賽者必須為第一作者。 (5) 參賽者必須透過本次大會網站「學生論文競賽」專區上傳: 參賽論文摘要與全文電子檔 ,其論文格式與頁數須依照本次大會規定,請從學生論文競賽專區下載樣板檔; 指導教授推薦書 。 重要時期與時間: 參賽稿件與推薦書於 2016年02月29日截止收件 。競賽口試於 2016年03月25日 下午假 義守大學 會議研討室(行政大樓10F)舉行。當天口試時間請參閱大會網站「總議程」專區。 評審方式: 參賽論文評選標準以「學術與技術內容」為主。由本學會邀請專家學者組成評審小組評審,但參賽者之論文指導教授不得兼任評審小組委員。 獎勵: 由參賽者論文中選出數名優等論文獎,由本學會頒發獎牌及獎狀,所有參賽者本學會皆頒發參賽證明以茲鼓勵。 注意事項: 參賽作品不得抄襲任何已發表或未經發表之研究報告及數據,如經他人檢舉並查證屬實者,除追回原授予之各項獎勵外,並依相關規定提交懲處。 其他: 學生專題論文競賽各組學生報告時,開放給其他學生觀摩。凡本辦法未規定之事項及任何臨時狀況,概依照評審小組之決議行之。 上一章 下一章

  • 2015-04-23EST2015相本已於年會網頁呈現

    < 返回最新訊息 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 EST2015相本已於年會網頁呈現 相關連結: 年會相片 各位會員們好:   第22屆人因工程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EST2015)相片已經更新至年會網 頁, http://www.est.org.tw/est2015/seminar-pic.html 歡迎大家觀賞!系統會自動撥放,倘若瀏覽器還是呈現舊網頁,請按F5更新即可,謝謝! 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 上一章 下一章

  • 2013-02-0118th IEA President's Newsletter No.1

    < 返回最新訊息 2013年1月31日 星期四 18th IEA President's Newsletter No.1 附件: 2012 President newsletter 上一章 下一章

  • 2014-11-09大愛電視台「發現」節目訪清華介紹人因工程

    < 返回最新訊息 2014年11月8日 星期六 大愛電視台「發現」節目訪清華介紹人因工程 大愛電視台「發現」節目經本學會趙金榮理事長推薦,製作人因工程專輯,並訪問了清華大學工學院院長王茂駿教授與國際人因工程學會聯合會理事長王明揚教授。目前已確定會在下列時段播出,歡迎學會會員收看,也歡迎轉知有興趣的同仁、及各界友人收看。 播出時間如下: 大愛一台 【首播 11月15日 週六 21:00】 【重播 11月16日 週日 10:55】 大愛HD台 【首播 11月16日 週日 20:00】 謝謝! 上一章 下一章

地址:360301苗栗市恭敬里聯大1號 國立聯合大學 經營管理系

E-Mail:est.assistant@gmail.com|學會助理:陳子諭

劃撥帳號:17008348|戶名: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

統一編號:98281742

版權所有 © 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

Ergonomics Society of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